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志鹏。
我对福克斯一直都是比较有感情的,不仅仅是家里有一台老款车型,最主要的还是那个让人爱不释手的底盘操控,同级别里真的现有对手,尤其是在去年试驾过ST-Line版本以后,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前两天,我收到了福特厂家的试驾邀请,去试驾福克斯家族,不过这次试驾的重点不在于普通的轿车版本,而是一款新车型:福克斯Active,根据官方的说法来看,这是一台SUV车型,那它为什么又叫福克斯?它跟福克斯有啥关系?咱们来看看~
并非“特供”车型
其实早在这一代福克斯亮相之初,Active版本就已经跟大家见面了,只不过当时长安福特还是先把轿车版本带到了我们身边。

所以,这并不是长安福特针对国内所提供的特供车型,那么它又为什么被称为SUV车型呢?
根据厂家的消息,Active版本相比普通福克斯在车身高度增加了30mm,离地间隙达到了150mm,我查了查资料,相比丰田C-HR、奥迪Q2L等一些小型SUV,确实要更高一些,所以在走一些烂路或者上马路牙子时,确实要更加从容一些。

同时还对ESP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防滑和简陋路面两种模式,以适应更复杂的路面。
除此以外,这台Active还对外观内饰进行了调整,那么下面我就来跟大家更细致的分享一下,它和福克斯的一些区别。

如果有没提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跟福克斯相同的,大家点下面图片,可以看到我之前试驾福克斯的内容,我们这边就不重复讲了。

外观更具野性
内饰的改变受欢迎
先说看起来的感觉,Active版本车型其实是基于两厢版福克斯打造而来的,所以整体轮廓跟两厢版车型并不会有太大区别,不过黑色塑料包围套件、银色行李架、中网等等细节,又让它看起来具有一定“野性”,和CX-4、GLA这样车型的设计手法非常相似。

走进车内,相比轿车版福克斯的变化就更小了,不过也就是这个变化,让它的内饰操作体验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福克斯的多媒体系统其实并不算很优秀,不管是第一眼看上去还是后期使用,都有些跟程序员“对话”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有些死板,不过Active上这套系统却非常出色。

福克斯多媒体系统
什么语音、在线导航、音乐、视频等等,它全部都能满足,12.3寸的屏幕也非常清晰流畅,主观使用感受比轿车版那个要强太多了。

而且这台高配车型还配备了B&O的音响,相比起轿车版的普通音响确实要好很多,看剧听音乐会更加享受。

除此以外,它的静态部分和轿车版几乎一致,我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一翻上面的链接。
开着依然“福克斯”
既然叫福克斯Active,那么它的驾驶肯定依然很“福克斯”,试驾过以后,我更加确定这种感觉。

在试驾过程中,一共体验了城区、高速、山路和砂石路多种路况,咱们挨个说~
在城区中驾驶,Active显得很灵动,油门刹车很灵敏,再加上很快的转向、干脆利落的底盘滤震,开起来得心应手。

上了高速以后,车道保持+ACC可以让我放松很多,虽然1.5T发动机为了满足国6排放,最大马力相比国5排放标准下调了10匹,不过174匹应对120公里的限速也足够了,匹配的8AT变速箱在高速上也很称职,时速120公里巡航转速只有2千转,所以再加上稳定的底盘,不错的隔音,确实比较惬意。

进入山路以后,在经过几个弯道以后,我便放心了下来,这还是一台福克斯;转向依然犀利,车身响应很快,在过滤起伏路面时也很从容,简单来说就是很稳。
不过,升高后的车身在逼近极限的状态下,相比运动化调校的ST-Line依然会多一些晃动,我觉得这个可以理解,而且即使是这样,它的操控在这个级别和价位里也依然是上乘之作。

如果说它的动力在正常驾驶的时候没啥问题,那么在山路上就有进步空间了,即使是运动模式下,动力的输出也不够刺激,发动机和排气声音相比ST-Line更加收敛,而且变速箱降挡逻辑有些保守,手动模式也无法完全干预,畅快感差点意思,考虑到它的定位,我觉得也可以接受。

至于砂石路面,其实这个对于车辆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考验,把驾驶模式选择到简陋路面以后,车辆会减少ESP的介入,而且215/50R18的轮胎有着挺厚的胎壁,只要不是刻意去蹂躏它,简单走走烂路一般不会有啥问题,这也赋予了这台车相比福克斯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不就是一台跨界车型吗?在我体验之前,我也有这样的疑虑,不过讲真的,它到底是一台SUV还是跨界车真的很重要吗?我觉得论通过能力,它并不输一些小型SUV,论操控又比它们更加出色,更加全能的Active似乎更有优势。


所以,如果福克斯Active价格合适的话,你们会考虑它嘛?咱们不妨来聊一聊~我在后台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