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3日,又一年中秋佳节。
在这一天里
我们拿出月饼与瓜果
与亲朋一起赏月过节
而广汽本田
也拿出了首款纯电车型
以及之于家族纯电体系的年轻态展望
VE-1,中秋快乐。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把握节奏 步态从容
# 2019 # 纯电车型
今时不同往日,纯电动车型的理念,早已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演变为今时今日的热点趋势。造车新势力、新兴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无不着力于打造纯电时代里属于自己的下一个“爆款”车型。
不盲从,不急躁。
凭借对于市场和研发的精准眼光,广汽本田在以锐 混动车系强大的实力与口碑占据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早已依托混动领域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稳固的纯电动研发思路:
借助一款成熟车型平台
打造自身的纯电动车型
点击播放高清视频
揭开VE-1年轻态面纱
清楚自身优势,而非盲目跟风,如此定力与眼光,让这台基于缤智平台,主打乐活智享人群的VE-1,更加值得期待!
VE-1 亲切十足
# 缤智平台 # 净蓝元素
# 双色车身
与奔驰EQC,奥迪e-tron这些传统车企纯电动全新力作不同,广汽本田VE-1,有着脱胎于热销SUV车型缤智的家族化设计。
由广汽本田研发公司与本田中国联手打造,全新VE-1以改款前的全球车型缤智作为原型平台,在外观设计层面,尽管基于电动化进行了多方改良,但熟悉的轮廓与神态,仍旧让人倍感亲切。
点击播放高清视频
领略VE-1亲切之美
尽管有着诸多熟悉的痕迹,但作为广汽本田首款纯电动产品,象征着纯净能源的 “净蓝元素” 装饰,自然是遍布VE-1全车。灯组、徽标、格栅、铭牌,每每细看,都能让人轻松识别出这是一台纯电动的广汽本田SUV。
除此之外,双色车身的设计,同样是全新VE-1体现年轻态定位,彰显动感设计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我们所体验的红+黑,抑或是蓝+黑、白+黑的撞色,都毫不掩饰地强调着这台车子对于年轻时尚客群志在必得的设计思路。
位于车型的正前方,一个小巧的充电挡板悄然隐匿在徽标之下。掀开挡板,快充 + 慢充的双接口,让VE-1在直流、交流充电站均可轻松加电。前置接口的设计,也避免了因为侧置接口而可能导致的充电位置不便。开进车位,拔枪充电,就这么简单。
进入座舱,净蓝元素的装点便更加触手可及。仪表、中控、门板、座椅,蓝色的饰条与缝线为本田风格浓郁的座舱空间增添了几分科幻气息。之于空间与交互的更多实用性升级,让这具座舱充满着值得探索的乐趣。
3 + 2 的双重杯架布局,
6 + 4 的双区域椅背折叠,
无不让全新VE-1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胜任更加多元化的角色与场景,让广汽本田一以贯之的实用性美名向纯电动领域延展。
搭载于中控台的8英寸显示屏,在将物理按键整齐规划在左侧之余,更引入了通用性进一步增强的CarLife,可支持 Andriod 和 iOS双系统操作,从而满足年轻消费者人群更加丰富的驾驶、娱乐、生活等多方面需求。
VE-1 驾乘非凡
# 永磁同步电机
# 多重驾驶模式
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永磁同步电机,搭配53.6千瓦时大容量电池包,全新VE-1在驾乘体验的层面着实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在实际驾乘之中,120千瓦,280牛米的峰值数据,被这台VE-1所搭载的Sport EV系统用一种顺畅积极的方式完美呈现。轻快的油门响应,灵敏的操控质感,无不让它具备了无限贴近传统燃油车的加减速线性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模式(N)、运动模式(S)与强回收模式(B)的丰富组合,即 N / S / B+N / B+S 可以在彰显不同驾驶风格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之于运动、舒适、节油等不同实际目的的纯电动车型驾乘体验。
以全新VE-1目前公布的401公里续航里程,配合专业温控系统,可以预见,这台车子在高温、极寒等恶略天气条件下,仍将保有相当可观的电池续航容量,并保持着电池与车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纯电体系 构建生态
# WOW STATION
# Transcooter
作为广汽本田首款纯电动车型,
VE-1所象征的意义,已然不仅仅是一台车型本身。与它同期到来的两个概念,让我们不由得推测起广汽本田的纯电动产品布局来。
基于手机端的纯电交互App WOW STATION随着全新VE-1的首秀同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在目前的体验版程序中,有关充电、生活、娱乐的多方位探寻让我们可以肯定,这将是一款为广汽本田纯电动车系所打造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类交互App。
与WOW STATION一同到来的,还有广汽本田为解决下车后“最后一公里”通勤而设计,可以直接装配在VE-1车内进行收纳和充电的电动滑板车Transcooter。
作为与VE-1一样的“纯电动”产品,Transcooter的出现,在其实际使用意义之余,同样昭示着广汽本田对于拓宽纯电动出行领域的方向与决心。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更加丰富的纯电动车系将成为广汽本田产品矩阵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为汽车之友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汽车之友微信公众号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