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汽车信息网车讯正文

这些车早已叱咤风云,对中国汽车影响深远!

发布时间:2018-10-28 17:02:50 作者:水滴汽车 浏览次数:5077    

一个伟大决策的推出往往会对实施主体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正如40年前,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不断提高。而一个车型的推出,也很有可能对自身汽车品牌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改革开放这40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上出现的那些对汽车品牌起到积极作用的车型。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一辆车怎么能对品牌产生积极意义呢?其实,大家仔细回想就会发现,很多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车型,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内市场中叱咤风云。下面就让我我们沿着时光回溯,去看看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中出现的那些影响深远的车型。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后,单一、闭塞的中国汽车市场迅速走向多元化,许多合资车企开始成立,同时,很多影响力十足的车型也开始活跃在国内汽车市场中。1984年1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合资车企,标志着我国的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之后,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等合资车企纷纷成立。此外,还有一些车型通过CKD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一)北京吉普切诺基

1985年,第一台国产切诺基下线。当时这款车提供了2.5L以及2.8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前者的最大功率为77kW(105Ps),后者的最大功率为85kW(115Ps)。

传动方面,当时的切诺基提供了三挡自动、四挡手动、五档手动三款变速箱来匹配2.8L自然吸气发动机。而采用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则只搭载了一款四挡手动变速箱。

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切诺基销售手册中曾出现了Sport Utility(运动型多功能)一词,而这个Sport Utility所代表的车型就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我们现在所说的SUV。

之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先进技术,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生产出有着安全舒适、用途广泛、环保经济等优点的Jeep2500系列产品。

北京吉普生产的Jeep2500车型自上市以来,一直有着中国经济型SUV旗舰的美誉,由于其品牌号召力和性价比优势,当时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相信大家对于这款车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直到2000年后,很多国产警匪剧中出现的警车还都是切诺基,可见当时切诺基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常强,甚至很多朋友一直认为Jeep是一种车型而不是一款车。当时受到国内消费者疯狂喜爱的切诺基,成功地使中国消费者记住了Jeep这一品牌。

(二)上汽大众桑塔纳

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桑塔纳也随之进入了国内消费者的视野。当时的第一批桑塔纳同样是采用CDK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而这款车型一进入中国市场便火爆了29年,成为了几代人的回忆。

当时的桑塔纳车身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546/1690/1427mm,轴距为2548mm。外观造型简洁大气,看上去十分干练,这样方正的车身设计当初令很多人都神往已久。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各种企事业单位开始普遍购置公务轿车,不仅仅是领导干部出行使用,普通职员也有了接触汽车的机会。因此,相对便宜的桑塔纳成为了当时国内消费者购买的主流车型。而桑塔纳作为大众旗下最早登陆中国市场的车型,从长达29年的生命力周期就能看出,大众现在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当年的桑塔纳奠定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脚步也随之加快,到了80年代末期,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84年的93万km增长到1999年的135万km,同时路况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铺装和简易铺装公路所占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五十,这为我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个时候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活跃的车型越来越多,其中影响力最深远的莫过于捷达、奥迪100以及陆地巡洋舰三款车型。

(三)第二代一汽-大众捷达

这一代捷达对很多朋友来说非常熟悉,这是大众旗下的第二代捷达,也是汽车市场中的常青树。虽然期间经过了几次改款,但当捷达从身边驶过的时候,我们依旧会感叹这才是“一代神车“。

1991年捷达正式在中国下线,从1991的组装生产到1995年完全自主生产,捷达在中国的销量越来越超乎人们想象,在国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简单但不失设计感的内饰、条理分明的按键布局和较低的上手难度,使得捷达在当时非常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时至今日,当大家谈起捷达的时候,依旧会在脑海中浮现出那辆价格亲民、实用可靠的方方正正的车。如果说桑塔纳登陆中国市场后的表现为大众日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霸业揭开了序幕,那么捷达在国内的表现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第三代一汽-大众奥迪100

1988年,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奥迪公司授予中国一汽生产许可证,中国一汽开始生产奥迪100,它是奥迪100的第三代车型,同时也是奥迪A6的前身。

第三代奥迪100的外观设计流线感比前两代车型更强,拥有着非常不错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这一代车型的风阻系数仅为0.30,使得第三代奥迪100的燃油经济性非常可观。

内饰方面,奥迪100的内饰已经具有豪华车的感觉,贯穿中控台的实木装饰使内饰更加精致。凭借着精致的设计和舒适的驾乘感受,奥迪100奠定了奥迪在国人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

到了1996年,一汽-大众生产出第一辆专门为中国研发的奥迪200 V6车型,次年,奥迪200 1.8L涡轮增压车型在一汽-大众成功投产,拥有着更加符合国人审美的外观设计加上舒适的驾乘感受和细腻的制作工艺等优点的奥迪旗下产品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疯狂地喜爱。直到1999年,第五代奥迪A6被推出后,更高的档次感使得奥迪开启了在中国的高档次公务车时代。但是,谁也不忘记当年那个首次进入中国便惊艳四座的第三代奥迪100,正是它奠定了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称雄的基础。

(五)丰田陆地巡洋舰LC80

1989年,丰田陆地巡洋舰LC80进入中国市场,强壮的前后整体桥式底盘带给了驾驶者强烈的自信,面对各种地形障碍往往是肆无忌惮地碾压,这使LC80一度成为了当时国内越野爱好者追求的至宝。

当时的LC80提供了三种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而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那款直列六缸4.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4kW(155Ps),峰值扭矩为298Nm。

由于庞大的身躯和较高的车重,LC80接近20L/100km的油耗是家常便饭。但它对汽油品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对于当时西部地区的消费者来说LC80非常可靠,甚至现在还能在西北地区见到很多LC80。

凭借扎实可靠的越野性能,丰田兰德酷路泽LC80在当时的国内SUV市场中可谓是独领风骚,想必很多朋友还记得当初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语,而当时的兰德酷路泽LC80便凭借着强大的实力证明了这句话,到后期演变出的丰田普拉多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车型,可以说如今丰田在越野能力方面的良好口碑,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兰德酷路泽LC80打拼出来的。

随着时代脚步的不断前进,新世纪的中国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追求温饱向享受型消费转型。这个时期的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成倍增长,而开车去旅行也成为了那时候很多人的追求,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的汽车市场开始不断壮大,各种品牌和车型不断增多。在这十年中,最令国内消费者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广汽本田雅阁、上汽通用别克GL8和奇瑞QQ。

(六)第六代广汽本田雅阁

1999年,广汽本田就开始将第六代雅阁国产,当时的第六代雅阁是国内市场车型最新、技术最先进的中型轿车,这成为本田扎根中国的良好开端。

第六代雅阁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96mm、1786mm、1440mm,轴距为2715mm。中期改款后雅阁的长度更是达到4811mm,这样的表现在当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大。

浅色皮质的采用使得雅阁的内饰档次感很高,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

可以说雅阁遇见了最好的时代,当时国内汽车市场两极分化现象开始逐渐消退,中产阶层开始崛起,国内消费者对中高级轿车的需求开始急剧增加。而雅阁在中国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并没有辜负广汽本田的期望,可观的销量很好地证明了国内消费者对雅阁的认可,也正是雅阁的出现,让国内消费者开始更加信赖本田。

(七)上汽通用别克GL8

别克GL8于1999年在国内下线,次年5月正式上市。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国内MPV市场的空白,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内商务MPV的代名词。

2005年,别克还推出更加豪华的GL8陆尊,比普通版本多出了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多功能方向盘、自动空调等配置,并首次配备了电动侧滑门,这样的设计使得GL8更能满足当时一些企业的需求

安全方面,别克GL8是国内第一个达到欧洲正面碰撞标准的MPV车型。更加安全、豪华的别克GL8更能满足政商公务接待的需求,这使得GL8在中高端豪华MPV领域的王者地位再次得到了稳固。

想必提起豪华MPV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别克GL8,它从上市起便一直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可以说,国内消费者对别克的品牌认可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的别克GL8。

(八)QQ

QQ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3550/1495/1485mm,QQ还提供了1.1L和0.8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其中0.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8kW(52PS),峰值扭矩为70Nm.

奇瑞QQ的内饰同样非常呆萌,椭圆形空调出风口、圆形仪表盘等元素使得内饰显得活泼可爱,非常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

可能现在再看这辆奇瑞QQ,大家会觉得当时的奇瑞QQ并没有太强的产品竞争力,可是在当时这辆售价在5万元以下的微型车可以说是年轻消费群体最喜爱的车型,拥有着低廉的价格和够用的空间的奇瑞QQ成为了当时迫切买车的年轻人的不二选择。到了2005年,奇瑞QQ便拿到了月销量过万的成绩,可以说,奇瑞QQ成就了当时很多年轻人购车的梦想,也由此让国内广大消费者记住了奇瑞这个汽车品牌。

(九)BJC 212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关系破裂,但是截止到1957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92000辆,其中70%都是来自苏联的汽车,这70%中嘎斯69车型成为了主力,我们要脱离苏联的控制就必须大批量生产我们的车。

有过生产长江46车型的经验,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了。跟苏联撕逼了我们就参考威利斯的外观设计图纸,动力方面我们还是使用成熟的嘎斯69的动力系统。说干就干,很快这一计划就被立项了,车型生产代号210。第一批车型生产出来就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参考威利斯车型的设计,210越野车也是双门设计,司机和警卫员坐在主副驾驶位,首长坐在后排,每次进出却没有专用的车门,这听起来都是很不方便的。

发现问题就及时整改,毕竟首长不是开玩笑的,1965年在张爱萍的建议下,对210车型进行整改,共计设计出两款车型——BJ-211、BJ212,经过长期的耐久测试,BJ212凭借前后硬轴钢板弹簧和较短的轴距获得了胜利并于1966年开始量产。

在这之后的数十载里,多达几十种的变形车陆续问世,军用的版本还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4年的老山收复战,无后坐力炮机动地盘、侦查、通信等变形车均经过了战火的考验。与此同时,民用版也开始了“自我进化”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车型体系。至今,212及其后续变形车依然在越野圈有着不俗的人气。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纵观这四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盘点的这些车型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多车型都有着对自身品牌的积极影响,甚至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回首今朝,我们知道现在还绝对不是终点,改革开放将会继续,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将会继续,而对此,我们将怀着满腔热枕期待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完善、中国汽车品牌的不断崛起和祖国的愈加强大。

文/冯铂钧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